小说525j>穿越>秦末,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> 第249章,戏曲教化和时代楷模
    扶苏找到一个儒生拱手行礼道:“楚人扶苏见过兄台,敢问兄台尊讳?”

    人少拱手行礼道:“齐人管弘”

    扶苏继续问道:“会稽郡太守叶腾很有名吗?怎么他来到长安城会有如此多人激动?”

    管弘钦佩道:“今年天子上计,虽然还没有公布情况,但会稽郡将会是我大汉上缴钱粮前三的郡县。太守叶腾到会稽郡不过两年时间,却建盐田,制海船,兴渔业,兴修水利,发展农业,让一个贫瘠的会稽郡成为了鱼米之乡。

    据说在会稽郡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吃到鱼肉,会稽盐更是占据了江东半壁江山,靠着鱼盐行业的收入,会稽郡成为了天下最富裕之地。会稽郡歌谣道:太守叶腾执政忙,一年富裕民安康。两载政通人心喜,百姓和谐笑语长。”

    扶苏恍然道:“原来是一个能吏。”

    管弘道:“关键太守腾对百姓是真好,关中百姓也是知礼之人,太守腾善待百姓,百姓自然拥戴太守腾这样的好官了。”

    扶苏迟疑道:“这种消息虽然不是什么机密之事,但也只有大汉的高层能了解吧,兄台是如何得知这些消息的?”

    管弘笑着拿出一本书籍,上面写着《大汉月刊》

    “此事已经天下皆知,大汉有能力的太守,《大汉月刊》都有专门的报道。”

    而后管弘羡慕道:“英才得遇明主而侍,天子还主动为英才扬名,陛下简直是上古明君,我等真赶上好时代了。”

    徐凡只是按照他习惯宣传,但对天下士林造成的轰动是巨大的。这个时代的人争名夺利,名还在利前。

    像徐凡这样主动为臣子扬名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,这极大满足了士子的自尊心,对比始皇帝的行为,徐凡的形象在士子心中已经成为了千古名君。

    很多儒生都激动的称天子为三代之下第一明君了。对于言必称三代的儒生来说,这已经是最高的地位了。

    扶苏接过管弘的书籍就翻到首页。上面就就有介绍叶腾政绩的文章。兴修水利,开垦田地,什么带领百姓建设盐田,抗击天灾,兴除弊病,总之把叶腾两年做的政绩清清楚楚的写出来。

    在这两年时间,会稽郡的人口增加了3成,田地面积增加了五成,修建两百里水渠,税赋增加了十余倍,会稽郡百姓却家家粮食满仓,能做到几天吃一顿鱼肉,这点即便是陈郡,南阳都很难做到。

    扶苏又翻了几页,后面还有介绍陈郡太守商农的,说什么商农不忘初心,即便成为太守,依旧在田地间劳作,他管理的陈郡,更是粮食连年丰收,税金连年暴涨。

    今年陈郡的税金居然达到了10万金,看到这个数字扶苏满了不可置信,当年他也辅助过始皇帝处理政务,大秦最高那年税金也没超过30万金,现在一个陈郡税金抵得上大秦税金的三成,这简直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前面一个叶腾是堪比管仲乐毅的天纵奇才,现在这个商农能力德行之高,堪比上古先贤,什么时候天纵奇才和贤者如此多了,而且还纷纷投靠汉帝,这一刻扶苏都怀疑汉帝真的就是天命所归了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