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季再次来到刚才四人相会的地方,果然见那名少年站在原处。刘季将钱奉上,那名少年掂了掂,道:”谨谢!“
刘季道:”弟初出,敢通名。“
那名少年惊讶地站住,一时十分局促。刘季坦然道:”弟刘氏季!“
那名少年道:”弟英氏伯!“
这两人自报姓名就和没报一样,除了知道对方姓什么,别的一概不知:“季”就是现在“老么”的意思,“伯”就是现在“老大”的意思,英老大、刘老么,这个世界不成千也上百,谁知道是谁?不过是方便下次见面时称呼罢了。
刘季学着壮年人一拱手,道:”谨见英兄!“
那名少年也拱手道:”谨见刘兄!“两人各自退回。
刘季回到本队,听到对面蝈蝈声连连,甚至有些蝈蝈声似乎就在不远处。众人闻声大惊:这帮盗贼的确没有害人之心,是诚心来谈判的;幸亏自己没与他们翻脸,他们已经安排下厉害的后手,几乎足以让他们承受巨大的损失。
经过这么一闹,天边已经开始放亮。壮年人带着这十来个人回到船上,各归各队。夜间有盗贼来袭,所有人都没能睡个好觉;壮年人带着这十几个人将盗贼拦阻在数里之外,又用一千钱将盗贼“送走”,让大家有惊无险,得到众人的信任。商家专门过来对壮年人道:“此千钱,自应敝铺支,不敢劳动先生。”
壮年人婉谢道:“此乡近沛,但小贼耳;下或有巨盗,不能保时,先生勿怪!”吓得商家颜色变更,不敢再说什么支付赔款的话,赶紧离开了。
这里出现了盗贼,大家都不敢怠慢,急急地吃了早餐,撑船出河汊,继续往彭城而去。这一天,众商家、船家和护卫都小心在意,惟恐出事。
壮年人与刘季依然同在一船。刘季年青,耐不得困,昨天没有睡好,今天一直昏昏沉沉,坐在舱头甲板上直犯困。壮年人本来坐在舱中休息,见刘季这副模样,主动走出舱来,要换刘季回舱休息。刘季哪里肯,无话找话道:“是夜盗贼何许人也,彼将往何处?”
壮年人道:“彼居巨野,距此数百里。岁来彼地蝗灾,草木皆摧,饿死者难罄数也。彼等少壮,聚于山林,四出劫掠,出泗水而至此也,才数日。”
刘季有些不懂,问道:“巨野数百里,饥者可至耶?”
壮年人道:“但沿途劫掠耳!或备疏者,破之而得数日食;或备急者,数日不得一食。经年累月,乃至于沛。”
刘季道:“楚与秦战,若得此壮士相助,何战不成。但恨不得信陵君主事也!”
壮年人有些感兴趣地问道:“若得信陵君奈何?”
刘季道:“闻信陵君礼贤下士,人尽其才,但得英雄,必能用之行伍,攻必克,守必固,何强敌之不摧哉!今则肉食锦衣者谋诸阵,何以当强秦!”
壮年人道:“春申君亦天下贤公子,与信陵同称。伐秦者楚也,而主事者必春申君。春申君固无能为也,信陵君亦必无能为。”
刘季见壮年人有些轻视信陵君,心中很不平,道:“吾闻昔者,平原君遣使访楚,为玳瑁簪,刀剑室以珠玉饰之,欲以夸楚。春申君门客三千,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,赵使大惭。彼门客固豪夸如此,春申君可以想见也!”
壮年人似乎有些意外,他望着刘季道:“慕富而弃贫,性也!春申君富以养士,固以求天下英才。何季鄙视之?”
刘季道:“夫英雄者,常怀天下之志,岂独富家翁所能尽之!”
壮年人道:“有天下者,周王也,而今何在?高筑债台,身死国灭,为天下笑耳!真有天下者,诸侯也;真有诸侯者,大夫也;真有大夫者,家臣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