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用太多人,人多反而乱,卫东跟我搭把手就行。”黄云辉心里有谱了。
“材料也好办,队里库房找点旧木料、草帘子、油布啥的。”
“够的,各家凑点高粱杆、芦苇席子,再要点粗麻绳和钉子。”
“好,库房钥匙给你,要啥自己去拿,需要谁帮忙吱声!”胡大军痛快得很。
说干就干。
黄云辉带着胡卫东,一头扎进队部库房。
翻腾了半天,找出不少能用的旧木方、几块还算完整的厚油布,还有一些半旧的草帘子。
地方就选在打谷场旁边一处背风向阳的空地。
黄云辉拿根木棍在地上大致画了个长方形,比划着大小。
“辉子哥,这棚子得多大?”胡卫东扛着两根木方过来。
黄云辉指着画好的线。
“长起码得三丈,宽五丈,高一丈,不然挂不了多少鱼。”
“咱得尽快把这批鱼都烘出来!”
两人开始动手。胡卫东力气大,负责锯木头、打桩。
黄云辉心思细,负责搭框架、固定。先用粗木方在地上钉牢,做出四边的底框。
接着竖起一根根一人多高的柱子,顶上再用木方横着连接起来,形成屋顶的骨架。
周围的社员看他们忙活,也有热心肠的过来搭把手。
有人帮着扶柱子,有人递绳子、钉子。
“辉子,这根柱子歪了,我帮你正正!”
“给,钉子,锤子在这!”
“这油布够不够?我家还有半张旧的!”
都是为了抢大家伙过冬的口粮,谁也不愿意闲着。
人多力量大,一个结实的木头框架很快就立起来了。